吳公子跨馬在街上逛,張家的二小姐從門縫瞅他,他也瞅見了二小姐,隨口吟道:“雙扇門,單扇門,這扇留著遮裙釵;不見身子不見面,門檻底下露金蓮。”
張家的二小姐聽後,也吟詩一道:“白馬青鞍有轡頭,公子趕考到荊州;不知考中沒考中,大街以上賣風流。”
吳公子聽後,不僅沒惱,反而覺得這個女子挺有才氣,盡管自己被奚落了一番,卻找到了夢寐以求的意中人,於是派媒婆到張家提親,很快親事定了下來,選了個良辰吉日,就把張家的二小姐娶進了門。
臨上轎時,娘一再囑咐她,到了婆家,話要少說,說多了會惹是非。二小姐牢記娘的肺腑之言,到了婆家就再不開口說話。
頭兩天婆婆以為她剛當上媳婦害羞,沒當回事;可是,五六天過去了,新媳婦還是不說話。婆婆說:“咱讓人家給騙了,花錢買回個啞巴!”
小姑子在一旁插嘴說:“連個啞巴都不如,啞巴還會哇哇兩聲,她連哇哇都不會。”
吳公子也覺得張家偷梁換柱,憋了一肚子的火。可新媳婦有主意,你吵下天來我也不吭聲。婆婆火了,對兒子說:“把她休回去,好好出出這口氣。”
吳公子套上車,送媳婦回娘家。途中,路上有個大坑,吳公子也沒放慢速度,車上的媳婦“媽呀”一聲,說:“這真是不言不語送回家。”
啞巴媳婦出聲作詩
吳公子楞了,“你會說話呀?在家時怎麽不說呢?”
“我說啥,有啥好說的?”
“說啥不行,人家總不能把你當啞巴呀!”
“我要說就說有韻味的,還要有巧意的,不跟你吹,我能指物作詩。”
吳公子磨回頭往家走,調侃地說:“我尋思你家真的偷梁換柱,看來是原裝!”
吳公子又趕了一段路,到家了。婆婆看媳婦還坐在車上,氣憤地說:“你怎麽又把她拉回來啦?”
“娘,她會說話,而且還能出詩答對,不信您出題,她作詩您聽聽?”
娘一聽,說:“好吧!我現在手里拿的這東西,你就以它為名,作詩我聽聽。”
二小姐隨即吟道:“小小幾根楊柳條,細細麻繩勒得精;米王不是真太子,倒把糠王趕出城。”
二小姐朝磨房走去,大嫂見新媳婦過來,既高興又生氣,高興的是自己以後有了幫手;生氣的是,新媳婦有文化,對自己是個威脅,我要給她點下馬威,刁難刁難她,讓她知道我的厲害。於是對新媳婦說:“弟妹,聽說你能指物作詩,你以磨棍為題,作首詩聽聽?”
二小姐未假思索,張口就來:“彎彎曲曲一棵柴,能工巧匠砍下來;雖說不是你親漢,雙手捧著護心懷。”
大嫂沒文化,聽二小姐把磨棍
租務成交當成自己的丈夫,是有意奚落自己,氣得要命,拿磨棍朝二小姐打來,二小姐躲過了磨棍,不湊巧,把豬食缸打碎了。
這時,過來一幫看熱鬧的人,二小
Medilase姐笑著說:“磨房叮當響,弄壞吳大王,打破甕州城,哭壞豬先生。”
大夥兒聽完笑起來,誇新媳婦有才氣,準是當家理財的一把好手。讀者朋友,您知道二小姐的婆婆手里拿的是什麽東西?
謎底:簸箕